2010-11-20

當你的肢體,變成自然人機輸入端

「未來的教育,將會大量融入科技。」這不是新的想法或概念,而是陸續在第一線教育現場實踐的事實。許多國家相繼推動「教育科技」,帶給學術界與產業界無限想像,開始努力地研發及思考如何利用創新的技術與產品,打造未來的教育環境。我們可以看到,平板電腦的市佔率逐漸攀升,雲端運算興起催化電子書的多元繁盛;下個階段,教育科技專家看好的新趨勢區,則是「自然人機介面(Natural User Interface)」在教育領域的運用。

無論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還是人與周遭環境的互動方式,都是既有趣又複雜的。以前,大多數電腦的輸入裝置(像是滑鼠和鍵盤),都僅用到些微的頻寬,接下來要發展的就是方便使用者的行動式自然人機介面。

在2010年三月的微軟技術節(TechFest),微軟公司就發表了好幾項研究計畫的階段成果,讓與會來賓見識自然人機介面目前已經發展到哪個階段。在會場,資深研究員Desney Tan(譚)博士表示:「我們要提供使用者行動式自然人機介面。特別是,經由指揮肢體把訊號傳到輸入裝置。我們希望開發的科技,能讓人們與無所不在的運算建立一種更深層的連結。」

...Read More

登入吧,Microsoft Live@edu

免費的數位協作教學平台...

Microsoft Live是一個網路服務工具的大集成園地,當中某些服務早已深入你我的網路生活。例如,MSN傳訊、Hotmail郵件、Space網誌,還有Photos相片等。但,這些都僅是簡單的使用。

為了展現Microsoft Live的完整功能和應用效益,微軟特別針對教育市場設計出一套免費的數位協作教學平台──Microsoft Live@edu。在這裡,學校教師可以運用手上的資訊設備和網路上多元的資源,輕鬆、省時又省力地完成日常教學活動。

事實上,微軟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過後,就曾經結合多家資通訊產業夥伴,免費提供給受災七縣市的學校E化教師種子團隊,八小時「Microsoft Live@edu」的訓練課程。學校與教師要啟用這套平台很簡單,只要提供用戶帳戶、學校域名,就能建立電子郵件的發佈清單和群組;隨後Microsoft Live@edu系統會把學校IP列入安全清單,確保電郵成功傳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