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系統晶片:啟動綠色科技金鑰
【2011年綠能電子產業論壇 紀實錄】
要發展綠能電子應用,全賴一顆顆有創新節能技術的系統晶片扮演關鍵核心。然而,放眼全球供應鏈和專利佈局,國際大廠密集插旗的結果,台灣產業勢必要加快產官學界資源的整合腳步,找出差異特點,儘早卡位、求發展。
無線視訊娛樂、風與光雙模發電、電能回收燒機測試、混電綠能住宅,還有智慧電網──這些獨立一方的新興能源研究領域有個交集點,那就是採用先進的節能系統晶片設計。這些嶄新的綠能電子應用是「NSoC橋接計畫」最新發佈的學術研究成果,也逐步接洽技術轉移到能源科技產業,以期提升台灣半導體產業在系統整合與研發製造的競爭力。
在五月12日舉辦的「綠能電子產學論壇」中,四家大學的研究團隊以實機和研討方式公開他們的首期研發成果,包括長庚大學「應用於風力太陽能發電系統之多模節能最大功率追蹤晶片開發」、台灣科技大學「高效電能回收型燒機測試系統」、中興大學「結合太陽能與市電併聯的智慧型監控系統」,以及交通大學「無線視訊娛樂多系統整合與節能技術」。此外,從事能源科技二十多年的康舒科技也同場分享台灣在智慧電網供應鏈的位階和挑戰,專利律師陳啟桐則整理出國際綠能電子的專利佈局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