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5

空氣淨化技術獨步全球 有機溶劑回收變黃金

公司設在竹北市區一家公寓內的傑智環境科技(預計2012年第一季遷至龍潭),就觀察到這股市場的殷切需求,從「空氣污染處理服務」的利基切入,提出突破性的技術創新─浮動式有機溶劑回收設備。

傑智研製的設備不是單一功能,而是能回收氣體、也能提煉再用,既改善空汙問題、減少罰單,企業還能降低原物料的購置成本,一舉數得。

這種技術創新的商業設備為舉世首見,讓傑智不僅榮獲經濟部第一屆績優創新中小企業獎,日前更獲得國際紡織產業環保規範組織「bluesign® standard(藍色標誌標準)」特選為技術供應商,堪稱是走出台灣的創新技術立業典範。

解決蓄熱 浮動式探床立功

溶劑回收的技術在環工界不是新題目,但以往提出的做法效果不彰,最大的致命點是吸附溶劑氣體的過程中,固定式碳床會因蓄熱、容易著火,讓回收作業無法擺脫安全疑慮。傑智設計的「浮動式有機溶劑回收設備」就瞄準這個大缺陷找出突破解方。

新解方的重點是把碳床以「浮動式」取代固定式,排除了活性碳自燃的問題。傑智技術暨業務副總經理簡弘民博士透露:「這個浮動原理早在本公司張豐堂總經理的博士論文中就曾提及。先前我們嘗試了幾種方法都不滿意後,想試試看這個方式,一試就中,解決了根本的蓄熱問題,讓整個溶劑回收流程更安全、效能更棒。」

這套系統在最近三年間已成功應用在產業界,包括達新、雙邦等大型PU加工產業。根據傑智公佈的資料顯示,雙邦公司現有固定床有機溶劑回收效率由30%提升至80%以上,每年約增加380公噸的二甲基甲醯胺(DMF)溶劑的回收量,加上減繳的空污費,總計協助該公司一年可創造超過1千700萬元經濟價值。而在達新公司方面,回收含DMF及丁酮等的有機溶劑,每年可增加約1,000公噸以上的有機溶劑,加上空污費的減繳,單廠創造的經濟價值一年超過4,000萬元。

傑智研製的「浮動式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最早是從2008年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起步,在2009年成功把設備商品化、在用戶端首套安裝後,並不鬆懈、仍持續提升設備效能。根據該公司公佈的資料,這項設備迄今累計投入的研製經費達3千多萬元,全公司有20%的人力都參與研發相關工作;技術衍生的相關專利申請有11件,專業著作有二件。

非僅回收 提煉再用省更多

傑智對業界首套溶劑回收設備很有自信,但在開拓第一批客戶時卻遭遇困難。產品夠好、也符合市場需求,但就是價格偏高。當時率先接觸的達新工業就反應過:「啊,我們工廠生產PU塗布加工的設備也不過6千萬元,你們的兩套溶劑回收設備就要這麼多錢?」

面對價格質疑,傑智並不直接讓價,而是拿出「省錢的誘因」說服達新最後買單。簡弘民回憶當時在溝通會議中,達新的各部門主管全數列席。他提出一份試算表,清楚計算如何利用傑智的回收機制把揮發的溶劑回收90%,經過設備處理後再度使用。

因為一般溶劑(如甲苯)在使用過程中,大約只有二成真正用在PU塗布,其他八成都揮發掉了。以100kg為例,透過傑智的回收設備可以把原先揮發掉的80kg,再提煉出九成(72kg)使用,而且溶劑品質不打折扣。

「這份試算表一攤開,訂單很快就決定了。」簡弘民分析:「我們不但處理了客戶原先苦惱的空汙和水汙問題,減少環保局的罰單,還連帶讓他們省下部分溶劑的購買成本,一年高達數百萬。我們預估設備費用2~3年就能回收,這筆投資怎麼看都是划算啊。」傑智派了一組人員進駐客戶現場,觀察實地運作的情況,有問題立即處理,同時也回報改良這套設備系統。

傑智在2012年第一季將在龍潭啟用新的廠辦大樓,為的是因應快速擴張的產量訂單。但實際上當第一批用戶成功啟用有機溶劑回收系統後,效應很快擴及到同業,因為大家都面臨同樣的空汙問題,,既然出現難得的解方,當然要打聽瞭解。不過,其他業者卻意外碰了個軟釘子:傑智回以沒辦法接單。

怎麼有生意上門還往外推掉呢?原來傑智深諳這套系統整合設備架構新穎,市場沒有同類產品,需要通過測試驗證、運作驗收後,才能全面使用在用戶端。再加上目前這套設備的化學桶槽和主體都高度仰賴手工打造,製造一套要花上2~3個月,因此傑智無法大量接單。

簡弘民直言:「我們的確在創業之初走保守風,原因很間單。我們的核心專長是設計和驗證,但這種新技術方案還是要實地在生產現場運作,才能有機會調整精進。有了第一家客戶的驗收認可,我們才放心複製到其他客戶端。真的很感謝早期客戶對傑智的信任,讓雙方共同成長。」

有機溶劑回收設備在市場告捷的消息,很快就在國內外傳開,連日本數一數二的吳羽化工也相中這套技術、跨海探詢合作的可能。幾經交涉後,雙方初步達成相互技術授權,未來還將延伸到承接設計與製造的合作。

雖然擁有技術創新、能回收再利用的特點,但因為價格不斐,現實上唯有生產合成皮料的大廠用得起傑智這種等級的設備。原因除了避免空汙帶來罰單、降低原物料採購成本,另一個更迫切的使用因素是要符合「bluesign standard(藍色標誌標準)」,這是針對紡織品牌與產品而制定的新世代生態環保規範。

由於台灣許多PU大廠都供應加工物料給國外的紡織業者,因此也被要求製程得要符合bluesign的規範,否則有失去訂單業務的風險。日前,傑智已被選為bluesign組織的技術服務商,等同於向全球紡織相關業者引薦了傑智的設備方案,進而開啟該公司面向國際的業務佈局。

整合人才 建立競爭差異化

傑智的經營定位是提供「空氣汙染的整體解決方案」,而且是研發設計系統設備。總經理張豐堂本身就是空汙處理設備研發者,在台灣環境工程領域赫赫有名;旗下研發成員大多擁有碩博士學歷和豐富研發創新經驗,也長期在實務界歷練有成。

探究傑智的人才團隊有個特點,匯聚了業界少見的系統整合人力。環工設備要做到整套設備系統,需要結合多方面的人才,包含化工、電控、環工、機械等。該公司並長期與學術研究機構合作─包括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材料與化工研究所,以及交通大學和中興大學的環工系所,每年投入700~800萬元的研發經費,研發動能從不間斷。

簡弘民指出:「傑智的定位要走系統整合的藍海。技術創新固然是一個市場差異化的高門檻,而建立一支有經驗的系統整合研製團隊,更是我們在組織上一道不易超越的競爭關卡。」

按表操課 創新技術接力問世

傑智的技術創新之路採接力棒模式,持續在不同的「空氣處理」需求上提出創新解方。當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成熟問世、安裝量持續成長之際,傑智接續推出用常溫處理氮氧化物(俗稱黃煙)的再生型除酸除煙處理設備,利用乾式濾材處理清洗矽晶產生的大量硝酸設備,甚至可以處理更小單位(毫克/ppb)的氣味濃度的除臭設備。

同時,另一項「有機化合物淨化系統」也悄悄在台灣化纖的麥寮廠安裝試驗中。自今年起,環保署的空汙排氣管制,由整廠限排量進一步管制到各儲槽的限排量。為了在法規實施前改善排氣問題,這筆數億元的訂單交期相當緊繃,把整個傑智的產能逼到極限,也考驗相關供應鏈的動員能力。

簡弘民以「三五計畫」描繪傑智的發展藍圖。第一個五年計畫專注於研發設計、小量試產、現場驗收,積極建立差異化、拉高競爭門檻,並佈建專利地圖(已取得32件專利,另有102件待審中)。這個時期以技術供應者的態勢,逐一攻下電子、石化與紡織業等目標市場。

邁入第二個五年,傑智積極擴大行銷與建立通路夥伴,目標瞄準大中華區市場,陸續在上海、廈門和蘇州等工業區,設立據點、提供服務。簡弘民透露,傑智單是2011年的全產品線就接單達新台幣4億元,以現有資本操作甚為吃力。因此預計在2012會辦理增資,支援業務快速發展的需求,也有助於在第三個五年計畫,把營運觸角擴展到全球其他市場。

要讓工廠無煙又無臭,民眾看不到也聞不出,空氣淨化的相關技術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傑智洞悉客戶的需求,不斷創新技術提出完整解決方案,並朝向永續經營、綠色生產的願景大步邁進。

致勝秘笈:
傑智從「空氣污染處理服務」的市場利基切入,提出突破性的技術創新,研製市場首見的有機溶劑回收處理設備,不但高效率回收有機溶劑揮發的氣體,還能提煉出高比例與品質的溶劑再度使用。讓PU塗布加工業者改善了空汙問題、減少罰繳金額,還降低原物料的購置成本,一舉數得。

這種技術創新的商業設備舉世首見,讓傑智榮獲經濟部第一屆績優創新中小企業獎,日前更獲得國際紡織產業環保規範組織「bluesign® standard(藍色標誌標準)」特選為技術供應商,走出台灣創新技術立業的典範。

◎發表於2012年第一屆國家產業創新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