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5

揮灑動畫科技 舞動藝術世界

有個機會讓你幻身為文學大師蘇東坡,輕乘一葉扁舟,悠遊赤壁山水間、吟唱三國風雲;或是化身田園畫家米勒,細訴黃金麥田的拾穗、晚禱畫作意境;還能變身為野獸派畫風始祖馬諦斯,描述明亮對比的色彩如何創造光線;表現出動感與節奏。

這一刻,你我可以放懷吟唱詩詞,也能手執畫筆揮灑,靜態的文學藝術賞析轉化為立體、有生命動感的體驗。我們進入懷古時空只是瞬間,但創造這般絕妙體驗的頑石創意公司,可是默默努力了12年。

...Read More

展現台灣生醫實力 First -in-class抗癌新藥達陣

台灣發展生物技術產業以來,第一個百分百由本土研發、成功挑戰first -in-class的新藥,在2011年第四季堂堂誕生。

這款命名「Tai-1」的候選新藥具有高活性、低毒性、合成步驟簡單、製造成本低等特點。孕育者是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簡稱生技中心)結合泰緯生命(Taivex)的研發團隊,透過專業分工,在不到兩年間就研發出具有抑制Nek2/Hec1、達成抗癌功效的候選藥物,技術創新的突破價值堪稱全球首創。

具有財團法人身分的生技中心在整體生技醫產業價值鏈中,向來有「第二棒」的橋接角色。一方面要從學界的基礎研究中選擇有商業化潛力的主題,進行進階研發;一旦有突破成果後,再把新藥技術轉移給藥廠,製造成藥品公開銷售。

...Read More

創新軟式顯示技術 滾動電子紙新紀元

2011年11月,全球重量級的R&D 100 Award,在美國加州灣區紅木市舉行年度「全球科技創新獎」的頒獎典禮,台灣工研院以一款軟式電子技術勇奪「環境」類首獎。

同年,這項作品又獲得華爾街日報的科技創新獎。頒獎單位肯定獲獎的科技兼顧環保與節能的全球趨勢,回應了社會需求、也顧及社會責任,具有改變人類未來生活的潛力,是市場上「改變遊戲規則的人」。

這款接連有桂冠加身的技術作品,雖然有個略嫌拗口的名稱「可重複書寫電子紙(i2R e-paper®)」,但提起技術特點、應用廣度可是好處說不完。

...Read More

設計製造一把罩 創意打造球桿頭及自行車

車行進入屏東內埔工業區,只見低層樓的鐵皮廠房一棟棟,是典型農村變工廠的景象。因為太過尋常了,當接待人員引路走進「大田精密的藝廊」,視覺高反差的衝擊久久不散。

藝廊中,精裝的玻璃壁框內,陳設了不同時代的高爾夫球桿頭,有不鏽鋼、銅材、鈦合金、碳纖維,還有複合設計款;移步觀賞,仿彿走過大田從代工製造蛻變為設計製造服務的軌跡。

正中央的空間,一台台塗裝「VOLANDO」字樣的自行車,色彩繽紛、曲線時尚;有油桐花樣、灰面鷲,還有達悟族圖騰,這是大田自創品牌、朝向運動休閒品牌出發的處女作。我們還看到一幅幅台灣藝術家的畫作、雕塑品,與這些工業品交錯擺設,溫暖燈光下和諧寧靜。

這個藝廊精準濃縮了大田20多年來,對材料與工藝的創新追求,也在設計製造服務的成就上發展自有品牌,繼續邁向大田董事長李孔文期許的目標:「我們要做最有創意、設計感的運動器材公司。」

...Read More

從馬達研製出發 躍為綠能環保動力先驅

如果替富田電機製作一張事業發展年表,毫無疑問可以拿「馬達專業」當做時間軸標的,以「產業協同」打團體戰做為在台灣工業史上的註記標籤。
創立於1988年,由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張金鋒的家族親友集資500萬元支持設立,富田電機2011年資本額已增加至2億1千萬元、年營收5億元,員工人數超過120人。

從創業起家的三向馬達到變頻馬達、伺服馬達,一直到近年來成功擴展的電動車/電動船的動力馬達、風力發電機的發電機、風力發電機整組設備、養殖用水力發電機系統,富田每每都能掌握每一階段的市場趨勢,所憑藉的正是勇於接受挑戰的企圖心。

...Read More

空氣淨化技術獨步全球 有機溶劑回收變黃金

公司設在竹北市區一家公寓內的傑智環境科技(預計2012年第一季遷至龍潭),就觀察到這股市場的殷切需求,從「空氣污染處理服務」的利基切入,提出突破性的技術創新─浮動式有機溶劑回收設備。

傑智研製的設備不是單一功能,而是能回收氣體、也能提煉再用,既改善空汙問題、減少罰單,企業還能降低原物料的購置成本,一舉數得。

這種技術創新的商業設備為舉世首見,讓傑智不僅榮獲經濟部第一屆績優創新中小企業獎,日前更獲得國際紡織產業環保規範組織「bluesign® standard(藍色標誌標準)」特選為技術供應商,堪稱是走出台灣的創新技術立業典範。

...Read More

發射位置定位領航者 現觀科技抓漏有一套

全球頂尖的電信服務營運商─從美國AT&T、日本KDDI、英國Vodafone、中華電信,到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雖然在市場經營上各擅所長、爭奇鬥艷,但他們在提升通訊服務品質方面,卻不約而同有一致選擇,那就是愛用現觀科技的「抓漏」技術。

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創業競賽當中脫穎而出的現觀科技,創業初期獲得日本幾家創投青睞,首套作品被美日的電信營運商採用,慢慢壯大。公司英文名取自「土撥鼠(Groundhog)」,是借喻它即時預測季節變化和挖掘土道的能力;應對到現觀科技,指的是發展出高度複雜的模型,透過時間和空間的角度,瞭解行動通訊使用者的實際移動情形。

現觀的技術源起於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以跨領域的混沌理論數理模型,描述手機用戶的移動行為及使用行為,以達成技術上的突破。過去十年內,該公司陸續推出無線通訊業界第一個網路優化系統OptiMo、第一個科學化容量規劃產品CapMo,以及第一個具有室內訊號解析能力的產品CovMo。

以往,電信營運商要改善通訊品質,大都是擴增硬體設備。但現觀提出以自動化軟體系統,達成更有效的優化、規劃和分析結果。資深業務經理張宇寬便表示:「我們的第一個技術方案OptiMo就協助電信營運商擺脫長期以來,自認訊號與數據服務品質很好,但消費者卻普遍認為有待改善的認知落差。」

...Read More